学生工作

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工作   >   团学活动   >   正文

社会实践:外国语学院组织学子探索新时代外语人才创新培养之路

发布时间:2024-08-14  浏览次数:

(通讯员:赵璐)为引导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校团委统一部署下,全校各级团组织和青年学子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7月9日至25日,外国语学院团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拓展融合为主要路径,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子在思想碰撞和亲身实践中探索新时代外语人才创新培养之路。

外国语学院团委按照学校团委以及学院党委的安排部署,以“红色筑梦 信息强国”为主题组织开展了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思政课活动,结合学科特色和学生特长,围绕专业实践、社会服务与公益劳动设立了“信息强国 行业筑梦”行业专项、“情暖童心”外语桥蒲城线专项和“馆藏使者”博物馆线专项三条线路。组建校院两级实践队伍共计25支,学院重点实践队5支,省级专项1个,在申国家级专项1个,参加实践的学生人数占比学院低年级学生总数76%。截至目前,共计3篇实践报道发布在《大学生云报》、《陕西大学生在线》等陕西省及中央主流媒体平台。

行业专项丨外彰华彩语通世界 信息强国行业筑梦

为回应“信息强国 西电何为”的时代课题,推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体系转型升级,外国语学院围绕“提出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外语人才培养西电方案”的调研目标,组建“外彰华彩 语通世界”行业专项实践团分别奔赴武汉、广州及深圳等地的7所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交流实践。学院党委副书记郑晓梅、副院长李长安带队,4名院系负责教师和辅导员团队、本硕博学生近20人深入行业前沿调研学习。

此次实践队通过实地参观、会议座谈、访谈交流等方式,面向科大讯飞、传神语联、武汉青凌未来等语言服务行业企业、深圳蓝天教育等教培机构、华工科技等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工信部电子五所和广州第三代半导体创新中心等科研院所,调研行业所需人才要求、优化迭代外语人才培养。科大讯飞作为头部语言服务企业,从面试官的角度提出了具体可落地的求职方案,真诚建议同学们在校时专注培养自身的自驱力、学习能力、批判思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鼓励同学们多尝试、多争取,尽早选定方向,打造企业岗位需要的画像。传神语联教育事业部资源总监靳伟以“2024大学生文科觉醒:AI掌握关键新质要素”为题开展讲座,深入浅出地阐述了AI技术在当今社会的迅猛发展及其对文科领域的深远影响,鼓励同学们打破传统思维,在装备制造、影视传媒等领域进行创新。深圳蓝天作为对口语培企业分析了教培行业的未来发展态势和岗位优势,表示回应强劲的市场需求,未来蓝天教育对于外语教师的需求会稳步扩大,建议外语学子通过学习、实习、实践打造自己的育人能力、表现力和综合素养,最终形成个人就业IP。

除参访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实践队成员还与10位校友进行了茶话座谈。校友们纷纷深情回顾在西电的学习经历,畅谈高校行政、外企销售、国企销售、国企HR、技术研发、教育培训、自主创业等多个岗位的职业发展。校友的精彩分享展示了外院学子在不同领域的职业发展路径,为外语青年在相关行业的职业规划提供了实用的指导和建议,也激发了他们对未来的探索和实践热情。实践队成员此行收获满满,队员杜一妍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校友们的经历让我明白,其实不应被“•英专生”的标签所束缚,我们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专注提升自身的可迁移能力,包括但不限于情商、表现力、领导力、组织力、学习力等要素。”

面对外语专业与STEM硬技术碰撞日益激烈、外语专业在就业市场频繁遇冷的挑战,学院教育教学紧密联动,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的指导下,在各系部主任的积极参与下,针对“AI时代对外语人才培养的机遇、挑战与方向”分三个群体开展调研,围绕外语人才市场需求、外语人才能力画像访谈用人企业,聚焦个人职业发展路径、新时代外语人才能力素养、课内课外人才培养模式支撑度等问题开展校友访谈,紧扣学生成长发展目标、困惑、难点和需求面向在校学生发放成长发展需求调查问卷,结合对北外等外语人才高地的培养模式和特色的研究结果和学院人才培养现状和问题分析,凝练形成聚焦学院课程设置、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定位和模式的调研报告,优化“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继续拓展新时代高素质外语人才职业发展道路,为强国西电的人才培养添砖加瓦。

蒲城专项丨关爱特殊留守儿童 筑“外语桥”情暖童心

聚焦特殊儿童乡村留守群体,充分发挥学生高素质、专业化的优势,与蒲城特殊教育学校建立结对服务关系,重点开展“特殊留守儿童家庭送教服务”和“特殊留守儿童外语桥校园公益课堂”两部分内容。

“情暖童心”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队深入陕西省蒲城县特殊教育学校、乡村特殊儿童留守家庭等地开展为期一周的“外语桥”支教送教志愿服务。此次志愿服务以“送知识、送温暖、送陪伴”为主线,全体志愿团队成员进入特殊留守儿童家庭共计6户人家分批次进行培训和送教服务,其中包括脑瘫儿童、自闭症儿童、语言发育障碍儿童以及身体残疾儿童等。送教前,针对特殊儿童在知识接受能力、情感表达特点、行为模式等方面所呈现出的多样化需求,送教团队通过多次的研讨交流和案例讨论,确定了全面且精细的个性化送教方案。送教过程中,同学们与特殊儿童家庭的老人聊天,帮助他们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陪因病长期待在家里的脑瘫孩子做游戏,和孤独的残疾儿童聊天。面对性格开朗善于模仿学习的特殊儿童,志愿团成员会选择为他们唱英文儿歌,并做一点字母游戏。面对患有自闭症孤独症的特殊儿童,送教团队主动耐心地加入孩子感兴趣的游戏,通过陪伴和交流鼓励他们逐步敞开心扉。面对因身体残疾无法正常行走的孩子,团队成员们就耐心陪着孩子一遍遍进行康复训练,让枯燥沉闷的训练在声声鼓励和陪伴下也变得有趣。面对认知发育障碍的特殊儿童,志愿团成员耐心反复地教孩子进行识别与记忆,帮助他们逐渐掌握生活技能。

在持续开展乡村特殊留守儿童家庭送教上门服务的基础上,志愿服务团队还将在蒲城特殊教育学校收假开学后开展“特殊儿童外语桥校园公益课堂”,以校园公益课堂结合留守家庭送教上门双育并举,用“外语桥”送教服务为乡村特殊留守儿童搭建自信自立的桥梁,为补足地区特殊教育资源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服务团学生组织实践感想交流会,学生反馈触动很深,不仅在实践过程中锻炼了处理事务、沟通交际、协同合作等能力,更借此机会深入了解社会问题和需求,对社情民情乃至国情进行思考,形成了关爱奉献精神等正向价值观的同时,觉醒其自身力量价值并有意识地参与社会、融入社会、影响社会。

博物馆专项丨语你同行博文互鉴 馆藏使者文化筑梦

在前期签订的5个陕西省博物馆实习实践基地的基础上,学院开辟建立西安碑林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等校外基地合作,组建学生志愿服务团队暑期前往博物馆进行同中国古代文化高度结合的实践学习。

外国语学院“语你同行 博文互鉴”暑期实践团走进西安碑林博物馆与陕西考古博物馆,分批次派遣学生担任博物馆课程助教和语音导览志愿者。课程助教运用生动有趣的互动教学方式,引导访客探索古代文明的奥秘,让传统文化以更贴近现代化的方式呈现。在陶泥手工品制作活动中,课程助教们细心、专心、用心帮助小朋友完成制作过程,并向同学们科普培训时所学习到的文物知识,在孩童心间播下文物传承的种子。语音导览志愿者则深度参与“智慧导览,声临其境”项目,为每位游客提供个性化语音导览服务,利用AR、VR等前沿技术帮助游客在虚拟与现实中自由穿梭,体验文物保护的艰辛与价值,激发公众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志愿服务团学生在和博物馆工作人员交流座谈时谈到:“在博物馆向外国访客传递和介绍中国文化历史,能够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发挥自己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沟通优势,这让我对自己未来胜任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传承方面工作充满信心。”此次实践不仅为外语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注入了新的灵感与方向,还引导学生深入认识、了解优秀中国文化,知史爱党、讲史爱国,做博物馆与公众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做中国典藏文化的学习者、推广者,为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提升社会实践能力贡献力量。

据悉,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在工作部署和推进过程中持续给予学院团委全方位大力支持。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社会实践行业专项推进实施过程中实现了学院学工团队和教学团队彼此支撑融合的良好态势。后续,学院将持续推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体系转型升级,依托“校-地-所-企”协同实践育人平台,以基地化、项目化、课程化为支撑,从活动品牌、专业粘性等维度发力,实现“提出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外语人才培养的西电方案”目标,以更具特色的学院社会实践育人品牌回应“信息强国 西电何为”的时代课题。

邮箱:sfl@xidian.edu.cn 电话:029-81891389 

师德师风投诉邮箱:ylchen@xidian.edu.cn

师德师风监督电话:029-81891027

南校区:信远II区425
 

Copyright  ©  2013-201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西安聚力